最近论坛上特别是天南地北版有变成“微信朋友圈”的趋势。除了大量低质量信息转载之外,充斥朋友圈那些谣言与鸡汤,那些低级信息的道德绑架,类似于“不可不知的十大陷阱”、“为了家人的健康转”、“不是美军亲口说,都不知道中国有多牛逼”之类的句式也开始蔓延起来。如果说朋友圈是沉渣泛滓的重灾区,那这“第一把火”毫无疑问是即将或者正在抱孙子的一代人燃起的。这代人的朋友圈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这个社会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这代人并没有足够的经验与能力去面对一整个网络的资讯,不论这些资讯的质量好坏。五毛党、互联网水军们的诞生、发展、强大过程他们通通没有参与,在QQ诞生时他们视QQ为小孩子不务正业,在网游诞生时他们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在微博流行时他们多了个心眼,但发现自己玩不转……。微信的伟大在于——不论老幼竟然都欣然接受之。微信朋友圈是很多人理解和接受的第一个社交平台甚至是第一个互联网平台,他们身临的是一个自己从未认真对待过的大千世界,他们面对的是一支非常成熟的伪科学、伪知识制造队伍,双方的战斗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这是中国自六十年代以来的特殊历史流程给人们编排的程序。这代人没有能力排除抗日神剧而去看美剧;无法区分吃大蒜到底是致癌还是抗癌;更不太可能用自己的思想去评判辨别——因为在读书的年代,早就有人梳理好了一切观点脉络……因此,这里没有是非,不是说谁对谁错,也不能怨谁,没有必要为了这个特有的历史阶段性现象纷争。
但是我们论坛不是朋友圈,论坛从来都是一个独立于即时社交网络的存在,论坛的本质是一种虚拟化的松散结社。我们看到,许多年长的人在第一次真正接受互联网社交之后,对于互联网上的建设——像年轻人那样抱有极高的热情。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许多人无法理解论坛的交流方式,以为论坛和他们第一次接受的——微信和朋友圈一样,什么东西都往论坛转,并且认为这是“转载本文幸福一生”,“为了朋友也得转”,“兼听则明,参考参考总有益吧”这样的正义事业。但真实情况是,几乎没有一个转的帖子不是垃圾,越转越害人。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论坛就会成为垃圾堆。
假如看看年轻人的微信朋友圈,其实可以看出原创内容占绝大多数——即使这个原创内容仅仅是一张即时图片,一个心情,一句吐槽。年轻人如果转载内容,也更多属于应证观点的手段。相比而言,中老年人的闲暇时间比年轻人多得多,为什么不能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呢?
每天转载一百篇,也掩饰不了自己的低级趣味。
论坛是一个注重“话题”和“讨论”的网络交流形式。如果其它内容喧宾夺主,如果离开了“话题”和“讨论”,论坛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故园对于天南地北等讨论区给予了积分奖励等方面的大幅倾斜,目的正是鼓励话题和讨论,鼓励写自己真实的生活,而不是转载网上的垃圾信息。一些低质量的历史文章,例如“四人帮到底有什么罪”不受欢迎,而“我和四人帮有关的两件事(原创)”则是鼓励的。我们应当面对真实的生活,多展示原创的东西——哪怕只是忽然想到的一件小事、一个抱怨,或者一个段子,也是大有裨益的。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