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宋江整成个武大郎式的形象了
那年那月:
我 的 《 水 浒 》 故 事(1)
“李逵砍倒周围的官兵,抱着这个矮冬瓜狂奔冲了出去。从此,宋江就被迫上了梁山。”这是1976年5月的某日,就读于广东阳江平岗农场学校小学一年级的我,在一次全校大会上听到校长讲的“古仔”(故事)。
在这次校会、讲“古仔”前,举行了红小兵入队仪式。因“劳动积极”而成为班中第二批加入红小兵的我,站在鲜艳的旗帜下,举着左拳头、念着已熟习多时的红小兵入队宣誓词,戴上了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小兵。
这次校会,与其是讲“古仔”,不如说是批判宋江的政治时事报告会。校长每当讲到宋江时,就会特意地、加重语气地强调“宋江长得像个矮冬瓜一样",其实,并非是校长如此说的,校长是依书直说而已。这部书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水浒全传》,1975年时出版的《水浒全传》,在扉页上增加了一篇《论〈投降派〉宋江》的文章,这文章在当时铺天盖地地宣扬,谙熟政治的人一眼就知宋江指的是谁?矮冬瓜、投降派、右倾翻案风,不言而喻。现在想来,这次讲宋江“古仔”的校会不会是无缘无故召开的,而是配合着当时政治运动,是按上面指示执行的。
校长在主席台上滔滔不绝,口沫横飞,整整讲了三天时间。说也奇怪,天,也哗啦哗啦整整下了三天雨。累得我们每天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泥泞小道,准时到达会场——场部礼堂开会。台下的师生却交头接耳,吱吱喳喳,不知校长所云。但校长口中的“宋江长得像个矮冬瓜,圆圆胖胖的样子,一无事处,每天老是想着投降”,却深深留在我心中,直至今天。(待续)
在评水浒的时候,同学家有一套供批判用的绿皮的三册水浒,借回家看了一遍,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本书。后来又买了2次绿皮水浒传,当时年龄小,没看出这本书的政治意义,只喜欢史进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人。
最早了解水浒是通过舞台和银幕,没上学的时候就看过一些水浒戏,比如《野猪林》、《武松打虎》、《燕青卖线》等。
引用zhaojianwu_2009发表于6楼的内容最早了解水浒是通过舞台和银幕,没上学的时候就看过一些水浒戏,比如《野猪林》、《武松打虎》、《燕青卖线...
《野猪林》电影,看过,读下去涉及到。《武松打虎》、《燕青卖线,83年左右挂历看过
小时候看水浒觉得宋江是好人,好汉们都认他当大哥。岁数大了阅历多了,真是觉得宋江不是好鸟
那时候的宣传,李逵是正直的反对投降派的英雄。而实际上,在书中的描写中,却是个滥杀无辜的杀人狂。
仅供学术交流鉴赏使用,请先下载到本地。本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故园怀旧观点,如有侵权,请通过举报/报告问题功能发送通知。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