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楼主如此高的评价,拍照片的时候我也没有考虑那么多,我的爷爷是个石匠,他亲身参与了飞机场的建设,因此看见这些大石碾我有种莫名的亲近感,同时我也不希望这段历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再次感谢楼主!
历史的痕迹(秋月白 摄)《历史的痕迹》原文链接:https://www.gyhj.org/t/354946
这是一张具有强大视角冲击力的图片,不仅主体突出,而且透视感也非常强烈。
观者的视线顺着拍摄者的视角似乎伸展到了画面之外……
这种视觉的张力,犹如国画的留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创意性构图。前景中的被摄主体石碾非常清晰,占据画面二分之一强,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震撼美。
低视角拍摄。这种拍摄手法,使蓝天、白云、树木、建筑这些原本“高大上”摄影元素,在本片中统统沦为陪衬,有力地烘托了石碾的宏伟壮观,不可漠视。
多色彩妙用。树木苍翠欲滴的墨绿、天空安详理智的蔚蓝、云朵高雅纯洁的乳白,不仅衬托了石碾上大片斑驳陆离的铁锈灰令人惊心骇瞩,也完美的诠释了图片题旨:历史的痕迹。
此外,图片配文简明扼要,寥寥数语既讲清了石碾的昨天,也道明了石碾的今天。更重要的是昭告了世人:这是中美合作打击日本侵略者,共同赢得抗战胜利的一段历史见证。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因此,历史不容忘记。
[修改于 5 个月前 - 2020-09-10 01:44:16]
感谢楼主如此高的评价,拍照片的时候我也没有考虑那么多,我的爷爷是个石匠,他亲身参与了飞机场的建设,因此看见这些大石碾我有种莫名的亲近感,同时我也不希望这段历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再次感谢楼主!
想起冯巩对倪萍说的,什么事到你嘴里一说怎么就那么感人~
当然,这张低视角的照片是有视觉冲击力,很好~
看到图片第一眼的时候,被石碾子的规模所震惊!三四层楼那个高的石碾子,怎么也要几百人才拉的动啊!然后跑到“秋月白”的原帖里看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趴在地上照的。正所谓:美好的事物总是存在,只是我们缺乏发现它的角度。秋月白的眼光独特,真真厉害!
另外对于石碾子上的方洞,我有两个推测,只是一点浅见,抛砖引玉罢了。
第一个:是不是当时石碾子在被原地制造出来后,要运到机场修建跑道,就需要将石碾子放到卡车上。只靠穿过中心的绳子拖拽非常难以实施,于是凿出方洞,插入方木,采用杠杆原理下压或上推,将石碾子通过跳板斜坡送上卡车。
第二个:在碾压机场场地的时候,插入方木,采用杠杆原理下压或上推使碾子前进,这样可以省工省力,便于操作。
这么大的石碾,还有那么多孔洞,真的很难想象是怎么使用的,站在下面会有压迫感吧?
在呈贡洛龙公园?有一个被美国拿飞机运回去当文物收藏了。
孔洞也许是插上短木桩来压实地面的,乱猜的。一楼作者的爷爷肯定知道了。
仅供学术交流鉴赏使用,请先下载到本地。本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故园怀旧观点,如有侵权,请通过举报/报告问题功能发送通知。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