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你定眼(腚眼)一看……
于谦: 那叫定睛一看,要是腚眼一看,那我是拿着大顶呢!
李云龙:咱们掉转回头,捅楚云飞的腚眼去!
《父母爱情》里,有一个很生活化的细节,那就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的安杰,一开始只会说“屁股”和“臀部”,而不会说“腚”。后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了江德福,特别是家里来了小姑子得花之后,安杰也学会说“腚”了,而且是越说越顺溜,越说越上瘾,越说越想说。
可真别说,腚,还真是个好东西。
周立波的名著《暴风骤雨》里,主人公就叫赵光腚。注意,这个周立波是作家周立波,而不是说上海清口的那个周立波。
小说《烈火金刚》里,有个人物叫孙腚帮,是武工队的一个领导吧。
《暴风骤雨》说的是东北,《烈火金刚》说的是河北,《父母爱情》故事在山东。也就是说,北中国的中国人,都是说“腚”的。
“腚”的“用途”很广。
形容一个人做事没安排,就说他是“顾头不顾腚”。
我们老家说一个人好打小报告,就说他“就会舔腚眼子”。
小伙伴玩耍,如果有一个小伙伴脱了裤子解手,就说他“卖腚嘞”。大人们则会嘲笑解手的孩子:这么大了,还在外面解?是不是故意让人家看你的大白腚啊?
我们小学的美术老师,是我们生产队的,因为腚大,我们就给她起了外号叫“郭大腚”。现在在洛阳呢!
要是不好好上学,人们就会说:看来你得在家锄一辈子牛腚眼子了!
幸好我运气好,赶上了高考,不然就肯定要在农村锄一辈子牛腚眼子了。
二月二的时候,我们那有谚语说:二月二不做活,撅着腚,啃大馍。
说男女关系时,也有俗语说:母狗不撅腚,牙狗不敢弄。
又有一句话是:只要思想正,不怕腚挨腚。
说两个人关系好感情深,则说是“光着腚在一起长大的。”
说生养孩子的女子:“腚大嘴小,肯定生小(子、男孩)。”
说人特别是女的屁股大,则说是:你看她,就剩一个大腚帮子了。
说一个人光棍、有面子,则说是:他的腚帮子都比人家的脸大。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给家长要钱买作业本,家长被逼急了,就会说:你去摸摸鸡腚眼子!(意思是看看鸡会不会下蛋,好卖钱。)
《父母爱情》里,江德福的口头禅则是:“你娘的个腚!”
还有,狗咬屁股,肯定。好像还有一句歇后语,屁股上挂暖壶,有一定的水平。哈哈,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
有一次,我在书店看书,在我旁边有两个穿中学校服的女生在说笑,其中一人看到书架上有本叫《周立波小说选》的书,不禁惊奇地说,周立波原来也写过小说!但当她把书取下后看了看便失望地说,不是说笑话的那个周立波。
文革后,一些被称作红色经典的文艺作品有了颠覆性的评价,如有人认为黄世仁向白毛女父女逼债手段虽然欠妥,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合乎契约精神,也有人说《暴风骤雨》里的赵光腚穷,是因为他好吃懒做,不然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穷得像他那样等等。
我们宿舍的一个笑话。有同学说他们那边看电影不要钱,可能指露天电影。我们听成了看腚眼不要钱……
仅供学术交流鉴赏使用,请先下载到本地。本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故园怀旧观点,如有侵权,请通过举报/报告问题功能发送通知。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