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从中药铺到卫生所
民国以前的医药,完全局限于中医药的范围内。直到解放前,李广洲首次使用西药青霉素(时称大油)、链霉素、磺胺类药物为村民治病,算是开了吕官屯人使用西药的先河。李广洲曾师从神针李,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和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最终也掌握了一手针灸绝技;后来又在天津巧遇一位西医大夫杨先生,向他学习了西医的诊病和治疗技术,靠一根银针和当时农村人见所未见的特效西药,为许多村民解除了病痛,在百姓中留有极好的口碑。与李广洲同时,还有参加过八路军、与日本鬼子打过游记的张彦起。张彦起专治外科疾病,除使用针灸外,还大胆使用三棱针和手术刀,诊治方式有近于西医之处。张彦起所用外敷之药不论药粉或膏药,都是自己用各种中草药配伍制成,往往有神奇疗效。不过张彦起始终在自己家中行医,从未开过诊所、药房,也没有进过村卫生所,其间只有十余年在佟庄子窑场作过厂医,可算他的专业行医史。
1958年在吕官屯成立管区卫生所。李广洲、王汝增担任医生,同时调来王官屯的王维生、张官屯的闫振宇以及县卫生局的孙治国任司药。后来孙治国调回县里,升任县卫生防疫站站长。
1962年管理区卫生所解散,卫生所合并为乡级卫生所,上级原计划将李广洲、王汝增等医生分配到大郝庄、陈官屯等地,转成公办正式医生,但考虑家庭生活状况,他们没有接受分配,继续留在村内行医。因为有现成的医生,吕官屯又成立了村办卫生所,并请李广洲、王汝增继续留所坐诊,同时招本村王耀庭、王处华为司药。稍后,李德伦也进入卫生所工作,其主要工作是帮助两位医生为村民、儿童做防疫。
仅供学术交流鉴赏使用,请先下载到本地。本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故园怀旧观点,如有侵权,请通过举报/报告问题功能发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