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置顶
作为母亲的李焕英,对女儿的爱,没说的,基本都是以女儿为中心,即使女儿用假的录取通知书,被打脸,也是对女儿一种包容的态度。作为女儿的贾晓玲,也是想改变妈妈和自己的命运,以至于幻想着穿越,去促成妈妈和厂长儿子的婚姻。作为厂长的儿子,在父亲的树荫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成了最早闯深圳的一批人。女儿在国外工作,有着高额的收人入。知识能改变一个人,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作为庄稼土壤是很重要的。剩下的自己理解去吧。
厂子的儿子说:他不愿意生活在父亲的光环里,要靠自己,并且说,父亲明天就不在担任厂长了,立马就有两个人表现出来对他的鄙视,可厂长的儿子说出自己的父亲升为了书记,立马表现出来更加的恭敬。我不会鄙视这两个人,这就是现实。
电影是娱乐大众的,可谓笑中有泪,有心人明白了哲理,无脑人娱乐了,工作有压力的人有了放松
引用lgbj197807发表于6楼的内容现在中国的喜剧就是这样前喜后悲。
如果电影的宣传很真实的情况,不可能过审。厂长的儿子说了,不想生活在他父亲的光环下,最后辞职,闯深圳。而厂里在深圳设的办事处主任王琴,后来成了厂长的儿媳妇。电影只是一带而过。是沈腾说的
一部极感人的影片,被楼主这么一介绍,这么平庸无趣。若影片果真如此,就没人去看了。
一部极感人的影片,被楼主这么一介绍,这么平庸无趣。若影片果真如此,就没人去看了。
电影是不错的,怎么会是平庸那,我只是简单的说了说。我曾经说过的,看电影的人想法不一,观点不一样,电影确实感人。故事情节本来就很简单,不是那种为了猎奇故意制造复杂情节糊弄无脑人的烂片。我给 这个电影打9分以上。
最后那个厂长的儿子遇到的情况,我也碰见过。记得以前在银行工作时,父亲是行长,被某个小人(他和我父亲都是副行长)嫉妒(他在位直到退休都没有自己的专车和司机,我父亲上位后没几年就因为业绩好给配了专车和司机),穿小鞋,被迫提前退休,之后,我是因为跟来办理储蓄的客户吵了一次架,马上就有一个职员去行里告状,第二天就把我调到大厅当服务员和打扫卫生,还包括厕所。就这样干了几个月,所幸辞职不干,回家和父亲,兄弟一块去搞纸厂。现在再遇见那些我父亲的同事,都很羡慕我们。。。呵呵【当这个窗户关上了,还有另外一扇们给你打开】
最后那个厂长的儿子遇到的情况,我也碰见过。记得以前在银行工作时,父亲是行长,被某个小人(他和我父亲都...
你还真没看明白,厂长的儿子和你的情况不一样。他说,不想生活在他老子的光环下,实际上呢?他是辞职了去深圳打拼,而 深圳办事处的主任却成了他媳妇。他说,他在广播站,是因为他的普通话说的好,声音好,结果呢?一个比他好的人,我只好呵呵了。
你还真没看明白,厂长的儿子和你的情况不一样。他说,不想生活在他老子的光环下,实际上呢?他是辞职了去深...
厂长的儿子,始终生活在他老子的光环下。说归说。好像他是多么上进的青年似的,就连找个媳妇都靠老子。只是李焕英没嫁给他罢了。
这部影片还没看过。情节如何?
贾玲现在平和了,说这些事也是温和地唠嗑,不是怒目金刚式的,哎,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实有时想想, 一切都有定数, 小的能灵活改变, 大的如生死时辰 富贵与否 快乐忧伤, 何尝不是拟定好的剧本, 只是当局者与旁观者未开天眼, 看不到而已...
母亲为了抚平女儿的心结,也穿越了回去,并在穿越过程中处处配合女儿,处处开导女儿,告诉女儿,自己不求女儿“月薪八万”,只要女儿平安健康。
这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我见到影院里很多人都在流泪。
有学历的就是和没学历有所不同,他们都演电影,锅某拍的是垃圾,而有学历的拍的叫座还叫好,而且不嘚瑟不讨厌
一部很感人的穿越怀旧影片。整部情节很精彩,除了一些小细节值得商榷:比如81年了,还排队凭票购买黑白电视机。据我的经历,黑白电视机上市是70年代末,而且只要有钱不须凭票购买,79年我买了一台台湾产的12吋黑白电视机就是200多元。进入80年代彩电上市,最小14吋倒真是要凭票购买。如果贾玲编剧再细心一些,将此情节改为凭票购买的是彩电那就真实得多。还有一个情节,胜利化工厂女排比赛,王琴那个队抬的牌子叫“铁娘子队”,李焕英这个队抬的牌子太针锋现对、盛气凌人“打铁娘子队”太不含蓄,且厂组织者不会允许。尽管有一点小瑕疵,总的来看是一部难得的好影片,年轻人喜欢看,老年人也同样喜欢看。我是年初三下午一家人去看的,影院难得的满座。
一部很感人的穿越怀旧影片。整部情节很精彩,除了一些小细节值得商榷:比如81年了,还排队凭票购买黑白电...
日本进口的12寸在80年代初期不要票,很少有买的,倒是国产飞跃的金星的14寸ping票,我所在的城市 在山东,一段时间日本的JVC18寸彩色电视机也不要票,到了87年以后就买不到了。够怪的
沈腾演电影了?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似乎也不想看。
国产电影就像中国足球一样,给人留下特别的伤痛.
感谢阿米的介绍.
一部很感人的穿越怀旧影片。整部情节很精彩,除了一些小细节值得商榷:比如81年了,还排队凭票购买黑白电...
*** 李焕英这个队抬的牌子太针锋现对、盛气凌人“打铁娘子队”太不含蓄,且厂组织者不会允许。***
感觉没这么严重, 类似 打工人 夏洛特烦恼 的这类歧义梗, 博大家莞尔一笑...
稍有一处,就是沈腾教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影片显示时间是1981年;而电视剧《霍元甲》(港)在内地播放大致要在1983-1984年的春天前后。
稍有一处,就是沈腾教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影片显示时间是1981年;而电视剧《霍元甲》(港)在内地播...
穿帮的地方好几处呢,开始的时候还放《路灯下的小女孩》,那首歌是1987年的专辑《87狂热》的主打歌,《我的中国心》也是1984年春节后才有的,忽略这些细枝末节,这电影还是不错的。完全冯巩式电影模式,幽默至极。
仅供学术交流鉴赏使用,请先下载到本地。本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故园怀旧观点,如有侵权,请通过举报/报告问题功能发送通知。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