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个英雄父亲!
看到有坛友说九兵团是三野最精锐的主力,我谈谈我了解的情况。
在解放军序列中,通过战争尤其是抗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锻炼出来了许多优秀的将领he部队,尤其是解放战争涌现出来的最多。
但如果论及几大野战军顶呱呱没争议的主力,绝对都是善于进攻的部队,由于担任主攻次数多,缴获多装备好、指挥员深受老总们喜爱也是心高气傲,就连手下的部队都自觉高人一等,影视上出现的抢战利品、把友邻部队轰走占据宿营地是真事发生,而且各级指战员立功多升迁快,像韩先楚、陈锡联、王近山、叶飞、王必成、钟伟等等。
而打防守的部队一般都是战斗力差一些的队伍,他们牺牲大、缴获少以至于更新慢装备也就相对落后、功劳捞不着升迁也慢,最重要的是遇到头等主力也是自愧不如,气势上就矮人半头,没办法,阻击就是用牺牲换取时间让主力攻城略地完成任务。所以,三野九纵真的算不上头等主力。
现在美名曰什么排炮不动必是多少纵,为有牺牲多壮志吧,也应该给这些英雄部队个荣誉。但,名誉可以给,实力真不逮呀。
手指头还不一般齐呢,更别说部队了,战斗力参差不齐的二流部队经常被划拨归指。当然有时首长们也会照顾情绪给拣洋落的机会,但总的机会不多。
所以,以后诸位再论主力的话,看看他在历次战斗中是否总是担任进攻甚至主攻(非常拔尖儿哦)任务。不能后来谁谁进步快他带的队伍就是主力,战争中服人的就是军功,多说说比如说粟裕,我接触的老将军和军二代们说起都点头竖大拇指,打仗真的是无冕帅才,影视上什么需要别人做工作的事真的是左耳听右耳冒吧,当时真实情况是连毛主席都信任有加,林帅关注欣赏,下面更是没人不服。为什么?威信,打出来的!你们知道当时有人到山东有多难么?仗没打好信任没建立,不光说话没人下面怪话连篇让人待不下去,还替粟裕压场子?!韩先楚,当副司令时候和司令在关键仗多打法上意见满拧,上级支持的是他(什么叫主力就是一部骄兵悍将养成记,哈哈),你说司令还咋当?后来他就是升司令了么。为什么许世友说他佩服韩【实际资历韩远小于许,徐当军长时韩好像才是营长还是连长,不在一个部队序列啊),军功摆哪儿呢,谁不服?这还只是个中将级别战将,所以,最终他能让毛主席特提呢!!!
战争期间,军人的军功是能力但当!部队想当王牌或主力?那得恶仗大仗当主攻才行!这一点不接受任何带着附加条件或一两个局部战役的反驳。
英雄谈不上,打仗九死一生。转业地方,尤其晚年,很少提及战事。
都是刀山血海闯出来的,我身边好些老兵都说自己活着是别的战友替自己挡了子弹,不忍心事后说自己当年如何如何英勇,毕竟好些战友没有了,说了伤心。
哈哈,我认识个老中将,老头也是以勇武著称,经常提着机枪冲还受过批评,没受过一次伤!他说子弹不认他。
仅供学术交流鉴赏使用,请先下载到本地。本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故园怀旧观点,如有侵权,请通过举报/报告问题功能发送通知。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