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能是一个因素,个人觉得现在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且年轻人崇尚自由生活的态度,不愿意受家庭的束缚,所以不想要小孩,这可能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因为目前在这个商品社会阶段,养育娃娃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如果自己能力不足搞不到钱,那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
计划经济时代,贫富悬殊很小,,而且那时的工作单位都是国营单位,收入非常稳定,也不存在下岗和辞退的现象,所以说那时的人敢于冒着罚款的后果而去偷着生。
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体制外合同制打工的,单位的性质和1993年之前是完全不一样了,饭碗嘛,那就是泥巴做的。如果再不量体裁衣的去考虑负担问题,那造成的入不敷出的后果将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说,现代年轻人不愿生小孩的思维其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至少他们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大,通过少生不生后代来规避自己的生存风险!
[修改于 8 天前 - 2021-02-22 19:57:40]
这个可能是一个因素,个人觉得现在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且年轻人崇尚自由生活的态度,不愿意受家庭的束缚,所以不想要小孩,这可能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不养孩子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是以前的主要目的是养儿防老,男人在外打工,儿媳还能脱产在家侍候公婆带孩子。现在孩子自身的压力大,夫妻两个要买房买车,供孩子上大学买房娶媳妇(女方也差不多),自己还要存一笔钱防病防老,再者夫妻两个都要工作,再要照顾老人有心无力了,孩子要是没出息还得啃老,所以很多人觉得没必要生孩子了,养孩子纯属负担,还不如自己存点钱到老了住养老院请保姆。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情况。欧美不愿生的原因有不同也有类似之处,他们那边孩子独立得早,相对应来说孩子也不管父母养老,所以也觉得没必要生孩子。
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此为界,1949—1991是计划经济年代。我国从七十...
个人认为计划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到八十年代初,改开提出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叫做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那时是双轨制,就不完全是市场经济了。92年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过不被西方国家承认。在70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当时叫一对夫妇一对孩,两个间隔四五年,坚决杜绝第三胎。不过没有罚款一说,生了也就生了。8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个人认为计划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到八十年代初,改开提出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叫做资本主义也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之后到八十年代初,是有指导性的计划经济。1949—1956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但企业的生产和物价基本都由国家管控。
生育本来是自由的,爱生不生,旧的观念加上民生凋敝,没有社会保障,生个男孩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养老,现在思想观念更新了,经济收入不成问题,社会保障也在完善之中,生多少还是不生多少,希望能让老百姓特别是夫妻自己去决定。
钱多多生,钱少少生,或者一个都不生。70后的人老了,绝对不会有60后那些人的落后思想了
其实不是养不起孩子的问题,而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倾向于享受生活,而不愿付出辛苦……
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长大,么有时间教育孩子。要挣钱呀。许多孩子成了问题孩子,上不进去学,只会玩手机。将来还要和你要房要车要媳妇。
现在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实是自己都从来看不到起跑线在前方何处,所以干脆还是别要孩子了
目前很多年轻人 户籍地 房产地 工作地在不同的地方,而且工作流动性较大
结合目前的上学政策 使得 孩子的上学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如生多个孩又不能在同一地区 上学 是很麻烦的事情。
每天要和男人一样出去打工上班的女性 很难生养多个孩子。
目前小学要求家长的参与度很高,严重消耗家长的精力。
从怀上孩子开始就和医院绑定了,各种检查要按时做,各种费用要交,各种排队。
如头一胎是剖腹产 二胎基本确定剖,有多少人愿意受二茬苦,受二茬罪。
问题是 有这种勇气的,条件好 生养孩子成本低的 家庭 能生,想生三胎 政策又不让生 ,要面临巨额罚款。
不愿生小孩也不一定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中国主要是缺乏保障,缺乏安全感,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成本太大,自己谋生已经很艰难了,好不容易才拉扯大了老大,付出太多,心太累,谁也不想再重复一次,带孩子太苦了,政府也帮不了什么忙。
仅供学术交流鉴赏使用,请先下载到本地。本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故园怀旧观点,如有侵权,请通过举报/报告问题功能发送通知。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